历史不会说话,但文物是它的“发言人”。
与此同时,文物也是一个个细小的时代切片,让我们破译和解构出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许许多多的曾经和过往。
培养勇于探索、勤于思考、知识渊博并能够均衡发展的个体,这既包含于IB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中,也是北京致知学校的育人准则。
12月20日,北京致知学校IB中学部8-10年级学生以及7名教师共同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主题研学。
本次研学,同学们共同探寻了国博的扛鼎之作——“古代中国展”,2000多件套文物珍品,500余件模型和地图,共同构成了一部微缩版的中华民族古代史。这些点状的文物串珠成链,让我们看到了连贯而绵长的华夏历史,也看到了中华文明的吉光片羽。
“古代中国展”以朝代的更迭为基本脉络,分为远古、夏商西周、春秋战国、秦汉、三国两晋南北朝、隋唐五代、辽宋金元、明清八个模块。
不走马观花,不浮光掠影,这一次,我们认真听听文物怎么讲。
(一)古代中国展
作为本次研学的重头戏,“古代中国展”毫无疑问成为了本次行程中驻足时间最久的展厅。
在这里,孩子们走进了文物中的“颜值扛把子”——鹰形陶鼎、涡纹四系彩陶罐、妇好鸮尊、妇好玉凤;走进了各个省的镇馆之宝,比如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——人类最早的青铜重器杜岭方鼎,超近距离观察它的每一个纹路图样;走进了一些所谓“不起眼的文物”,比如商代的鲸鱼骨,启发我们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历史。
与此同时,“古代中国展”中还有太多太多教材里出现过的熟悉面孔,在这里,它们从平面的纸上“跳”了出来,变得生动而具体。
研学中,参与的“主角”并不仅仅只有历史,更是多学科的融汇。就比如,本次展览有“东汉晚期的旱滩坡带字纸”,是目前发现的汉代最精细的纸张。它就是采用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艺所造,为什么时至今日,它依旧能保存地这么好?就是得益于中国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。所以这里不仅仅有历史,更有地理和物理的渗透。
多学科交叉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创新思维,从多个维度分析事物发展形成的原因。
其实在这次研学中,每个孩子都领了一项特别的小任务:
使用说明文的文体介绍一项发明与创造,并思考:这项发明与创造对现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?
并以此说明文为脚本,可插入照片、绘画、音乐等材料,制作简短的电影片解说国博文物。
我们相信,各位“小导演们”定会交付出独属于他们的佳作。
(二)数说犀尊
“数说犀尊”是本次研学的第二站,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代表性文物。
这头犀牛是如此的壮硕,流畅的肌肉线条下是鲜活的脉动,通体金、银两色的错金云纹间以古纹、涡纹交错代表着犀牛身上的皱褶,和黝黑的底色完美融合。
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,犀牛口的右侧有一个小小的细管,当我们握住犀牛尾巴轻轻抬起的时候,犀牛肚子里的酒就可以从这个细管流出来。古代酒器的精致程度可见一斑。
另一方面,犀尊的出土也佐证了今天濒临灭绝的犀牛曾经在中华大地广泛生存,在参观本展览的过程中,老师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了人与自然的课题:
人和万物生灵应该如何共存?
我们要如何与自然相处?
开发利用自然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?
这些开放式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题模板,我们相信通过实地了解和系统探究后,孩子们会慢慢找到答案。
这也是IB课程的主旨所在: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感的终身学习者,鼓励孩子们探究知识,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。
最后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展厅突破了常规展陈手段,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了文物的高清细节,让孩子们从视、听、触、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。
(三)中国古代饮食文化
“中国古代饮食文化”展是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。饮食文化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小小的的一张餐桌见证了中华民族上万年的饮食革命和文化流变,以及我们先民的生活智慧。
作为压轴出场的展览,它也让孩子们在林林总总的饮食文物器具中感受到了“民以食为天”这句老话的真正含义。
源浚者流长,根深者叶茂。人类文明在向前走,与此同时也要往回看。因为知其所来,方能明其将往。